重陽下沙 ——茅臺酒傳統釀造工藝影像探秘之一
空山新雨后,天氣晚來秋。
初秋的茅臺,氣候轉涼。重陽節前后,茅臺酒新一輪生產周期開始——重陽下沙。
10月26日,農歷九月九重陽節第二天,記者來到茅臺鎮。沿著彎彎的赤水河,一棟棟生產廠房頂上,籠罩著團團氤氳水汽。透過廠房窗戶,則是工人下沙忙碌的身影。
茅臺酒生產的第一次投料,稱為下沙。
21車間16班的酒師張萬軍把一桶滾燙的開水澆在一堆紅高粱上,同班的工人圍著高粱用鐵鏟迅速攪拌,使每一顆小小的高粱粒都能均勻吸水,充分浸潤。一時間熱氣騰騰,有如在茫茫白霧中的工人大汗淋漓。
“現在是赤水河一年中水質最好的時候,為茅臺酒提供了最好的釀造用水?!痹诿┡_制酒車間工作了20年的張萬軍說,“一甑紅高粱大約750公斤,要分三次澆390公斤開水攪拌浸潤。用這個桶澆水大約需要26桶。
”下沙的過程,分為潤糧、蒸糧、攤晾、拌曲、堆積發酵以及入窖發酵。茅臺酒釀造周期為一年,重陽后分兩次投料,釀造期間又分九次蒸煮,八次發酵,七次取酒。
據了解,2020年度茅臺酒生產實現了優質穩產,2021年度新投產3個制酒車間,共18棟制酒生產房,預計可新增茅臺酒基酒產能5200噸。
茅臺酒傳統釀造工藝屬于純手工操作,古老而獨特,既繼承了古代釀造工藝的精華,又閃爍著現代科技的光彩,是我國寶貴的民族遺產。